写在远程工作半年后:经历过才会懂
我是一名程序员,Ruby开发工程师,坐标上海。曾经有七年左右,先后在两家外企就职。2021年1月,我做出了一个令身边的家人朋友诧异的决定,从高大上的外企离职,入职了一家国内的民营软件开发公司,而且是那种不用去公司打卡的上班模式。
曾经让人羡慕的外企工作
开始远程办公之前,我在一家外企,就是别人看起来很高大上羡慕、父老乡亲觉得很光荣的那种工作。但是工作中的各种辛苦和不易,真的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
▎通勤时间长:之前的外企处于核心位置,离家还是挺远的,每天往返三个小时,早上需要早起,晚上通常都到很晚。很多时候特别晚了,还需要打车回家。
▎身体的代价:常常因为加班,为了尽快把工作做完,就不吃晚饭了。久而久之,很伤身体,特别是胃难受,落下了胃病。
▎亲情的代价:每天的通勤和工作,让自己变得忙碌不堪。记得之前有次家人生病,因为工作原因,没法即时去医院陪护,还得了不少的埋怨。
▎工作效果受影响:之前有时候会进行有时差的会议,晚上结束就到十一二点了。这就会无限延长了工作时间,可能达到了18小时+,非常影响睡眠和精神状态。曾经,我就因为工作时间过长,还在一次重要的会上犯迷糊,导致产生了信息误差,对工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辗转了两家高大上的外企,工作了七年左右的时间,每天都是很累很疲惫的状态。于是,在别人诧异的眼神中,我辞职了……
一步到岗,12小时+
随时待命的可能性
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相信很多人已经感受过一波在家办公的体验。起初很多人会觉得很开心,因为不用再早早起来去挤那拥挤的地铁公交,而是可以享受直接从床到办公桌的一步到岗的便捷。可是,慢慢却发现非常不适应,想象中的远程办公,是电脑在手,随时开工随时休,节奏无比松弛,反正只要准时把事情做完就行了。
可实际上,原先8小时的工作状态可能在家变成了12小时+的模式,不仅得随时待命,还容易被各种突发状况打断,而且沟通成本也增加,可能随时随地就要上视频会议了。
与远程办公状态的磨合
然而,经过这半年的调整,我逐渐找到了远程办公的节奏,很好地适应、调整、磨合,优化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品质。我不仅慢慢找回了良好的身体状态,也找回了自己的初心。
▎省去了每天三小时的通勤时间,这部分时间我可以用来看书或者去附近的游泳馆游泳,锻炼身体。
▎按时按点吃饭,不舒服的胃在经历了半年的安抚之后,终于回归健康。
▎不管工作的节奏怎样,每天都可以和家人一起吃饭,即使需要调整时间工作,也可以陪家人吃完饭再干活。现在,也有了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了。
由于现在的项目总是需要晚上与美国客户开会沟通进展,每次结束都已经11点多了。幸亏是远程办公,会议结束后,略作调整就可进入休息状态,相较于之前的工作模式,这对自己的体力和脑力的休养都很有帮助,同时也充分保证了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此外,基于公司完善的制度和系统支持,并没有产生较高的沟通成本,与团队间的合作还是能快速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使自己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问题的解决上。以前的办公室环境难免少不了其他的交流声音,会打断自己的思路。而现在,一个人的办公环境,可以使思维更集中,更专注深入地思考问题,不会被无谓地打断。
远程工作的额外收获
坚持热爱,不断成长
每周,我都会抽出1-2天时间,中午去游泳馆游上个一公里。中午的时间游泳池的人非常少,所以特别适合让自己大展身手一番。之前一直想要学蝶泳,可是都没时间好好学习并实践,现在因为远程工作的原因,让自己的时间更能自由支配,在游泳馆里,我还结交了一批同样的游泳爱好者。
其中有一位老人家,七十几岁了,还在那每日锻炼。看到我在学习蝶泳,很热情地过来指导我,传授蝶泳的动作要领,让我受益匪浅,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了蝶泳。他的精神也值得我学习,不管多大年纪,都要坚持自己热爱的事情,追求自己的梦想。
很多程序员通常写了一段时间的业务代码后,就会以为他精通这个领域,但其实并不然,随着学习的继续深入,就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才终于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这是因为现今世界的技术发展太快,作为一名程序员,避免掉进达克效应的泥潭,就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同时要有正确的心态,不能恐惧被这个时代淘汰,而应该拥有一种成长的心态。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才会让自己更倾向于选择挑战而不只是从事简单的事情,更有可能在挫折后坚持下去,面对困惑就去解决,去了解一门新的技术,掌握一个新的语言,熟悉一个框架,同时将所学内容直接实践于项目中。
因此,如今的我也能更有效地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工作之余也有精力不断去学习,不断认识这个持续发展的世界,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才能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Add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