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安德走进华中科技大学:从校园到职场 解锁新质生产力

“盛安德始终走在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的前沿,致力于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提供宽松开放的环境促进程序员的成长与改变,这种高效务实的工作风格和华中科技大学的风格以及精神内核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杨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从盛安德走进高校的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首先是技术知识方面,了解到很多课本之外的内容,也了解到AI技术最前沿的发展,我也积极参加了互动课堂的实践体验,收获很多,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类似的活动。”——黄琛。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

“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我们给学校带来的一些分享,其实我们自己也收获颇丰,反哺企业,从与同学们的沟通中获得灵感,其实对我们企业也是有好处的。感谢华科大的老师和同学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何迎。北京盛安德科技软件开发工程师

2025年3月18日,盛安德走进高校第二场活动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围绕“从校园到职场:创新解锁新质生产力”的话题,展开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师生全影
学生宣传照合影
学生宣传照合影2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强电磁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王镜毓老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勇教授作为校方领导致辞,他表示:盛安德一直以来是华科大软件工程训练营的长期合作伙伴,为训练营的教学和实践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指导。训练营校企合作的案例,是华科大唯一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的典型案例,在去年也获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石东源教授、陈金富教授全程参与了活动。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一百余名学生聆听讲座并参与了交流。

杨勇教授致致辞
北京盛安德科技创始人张纪伟先生发言
公司领导与校领导合影
左起:何迎(盛安德)、陈金富教授、石东源教授、张纪伟董事长、副院长杨勇教授、杨琦伟(盛安德)、李艺嘉(盛安德)、王镜毓老师

北京盛安德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纪伟先生从自己的创业经历和项目经验出发,介绍了敏捷开发是一个人人参与创新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更快迭代,更是构建能够驾驭不确定性的创新操作系统。敏捷方法论正如数字时代的操作系统内核,正在重新定义创新的本质——不是简单的效率提升,而是创造性与适应力的指数级进化。

90后远程开发全栈工程师李艺嘉,从一个敏捷课堂实践互动开始,同学们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并展示成果,亲身体验感受了团队敏捷开发的流程。随后,李艺嘉又给同学们介绍了如何将学校学到的知识与职场可能需要的技能结合起来。他深入探讨了AI工具对校园和职场的冲击,建议同学们在学习和职场,都要学会利用好AI工具,并且对结果时刻保持怀疑,同时,还需要不断研究AI,甚至开发更智能的AI。

程序员演讲
程序员带领学生敏捷实践
程序员带领学生敏捷实践2
程序员带领学生敏捷实践3
敏捷课堂实践现场

80后女程序员,全栈工程师何迎,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经历和见闻,分享了持续积累的方法,从细节开始,长出“厚度”。创新往往藏在细节里,以问题为导向,小事也是“牛事”。积累是慢功夫,创新是巧思维。一个打基础,一个拓边界。一个让你走更远,一个让你走更快。而没有积累的创新,则是“空中楼阁”。

程序员演讲2
学生们专注观摩讲座
学生代表提问
学生代表提问2
现场互动交流

最后的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AI工具的使用、代码的优化、远程工作的管理、招聘等问题,与盛安德的与会嘉宾探讨沟通。如何充分利用工具,提升自己的效率和竞争力,从而用创新解锁新质生产力,是同学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盛安德将继续组织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帮助在校大学生答疑解惑,欢迎有意向的高校与我们联系。